11月29日,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1年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學術會議和展覽會(第16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在上海開幕。來自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等3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650家參展單位向世界各地觀眾展示了航運、造船、海洋工程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亮相會展,引人注目。
放在W2展館顯目位置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模型在本屆海事展上成為觀眾爭相觀摩的明星。該模型完全按照蛟龍號的結構和外形縮小制造,造型逼真,吸引觀看人駐足評論,展現了公眾對中國海洋科技實現 “下五洋捉鱉”夢想的關注熱情。這是蛟龍號迄今為止在國際大型展會上的首次亮相。
展會上,主題為 “綠色、創新、發展”的高級海事論壇提供了了解最新海事市場的機會。主論壇由航運和港口、海洋工程、海事金融等6個專場組成。全球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和市場現狀及前景、中國船舶和海工產業 “十二五”規劃的思路和政策等熱點問題,在論壇上均有權威解析和詮釋。
技術分論壇有包括海洋工程裝備和傳播開發與設計、海洋工程裝備與傳播配套設備兩場,重點突出的內容有,海洋工程裝備和船型開發設計技術與國家發展戰略相融合;海洋工程裝備創新產品與學術交流相融合,展示海工裝備的最新成果,如蛟龍號載人深潛器關鍵技術等;海洋工程裝備前瞻性與概念性產品研究,如多功能模塊海洋工程組合體設計研究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