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大洋一號”第20及21航次報告中微生物部分的報告匯編與成果集成。
2、2010年,“中心”參與大洋22航次的航次設計與實施方案論證工作,對第一、第五航段的任務與方案進行了細化。組織中心成員單位海洋三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參與22航次調查工作。
3、航前準備:“中心”組織各參航人員參加了由大洋協會組織的航前培訓;此外“中心”專門組織兩次生物調查方面的航前培訓,由擁有豐富海上工作經驗的老科學家為首次出海的各位科研人員進行海上安全、海上作業、樣品現場處理等方面的培訓。
4、2010年10月“中心”派出王萬鵬博士參與了“大洋一號”22航次的南海試航,利用先進的ROV設備獲得了南海深海水體中膜過濾微生物。這是深海生物采樣過程中一大突破。
5、2010年6月“中心”下屬中國大洋樣品館生物樣品分館統計入庫大洋21航次生物樣品,共采集了46個站位的樣品,包括沉積物、硫化物、熱液貽貝、管狀蠕蟲、玄武巖、熱液氧化物等樣品,大大豐富了入庫生物樣品的種類。
6、2010年9月20日“中心”在廈門組織召開了“大洋生物環境樣品規范化管理工作會議”。進一步修訂了《中國大洋生物樣品管理規定》、《中國大洋生物樣品管理細則》,并計劃進一步擴大范圍征求意見,在適當時間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