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中脊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與評價研究”項目2010年進展
1、完成西南印度洋中脊、東太平洋海隆和大西洋中脊新發現熱液區的地形地貌圖件繪制;深入分析了典型熱液區熱液沉積物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洋中脊環境下熱液活動分布與地形地貌之間的關系;對西南印度洋中脊的熱液產物樣品進行了大量的礦物學和地球化學分析,并在硫化物煙囪體生長過程、碳酸鹽物質來源和成因類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對西南印度洋中脊A區以及中印度洋中脊熱液區硫化物樣品開展了年代學研究;研究了巖漿周期性混合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其對熱液成礦的控制作用;初步建立了大洋基巖/硫化物樣品的物理性質測試體系,并對西南印度洋中脊的基巖和硫化物的密度、放射性、波速、電性等特征進行了測試與分析。
2、在活動與非活動多金屬硫化物找礦標志及找礦方法研究,多金屬硫化物地質地球物理特征與礦床特征研究,多金屬硫化物成礦機制、成礦模型與對比研究,多金屬硫化物分布規律,熱液羽狀流指示特征,熱液微生物成礦等方面繼續進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