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在杭州組織有關專家對“大洋中脊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與評價研究”子項目進行了驗收。該子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海底硫化物找礦標志和找礦方法,為海底硫化物找礦提供了技術方法支撐;初步建立了一套針對海底底質樣品的物理性質測試方法,為將來多金屬硫化物電法勘探提供基礎數據。
(2)對西南印度洋中脊49°39′熱液區的煙囪體結構和生長過程、硫化物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羽狀流結構、噴口熱通量估算等方面獲得了新的認識。對熱液活動與洋中脊巖漿供給及滲透率的關系提出了新的觀點。初步建立典型熱液區的多金屬硫化物成礦模型。
(3)較全面地獲得了研究區懸浮體顆粒組分特別是標志性硫化物顆粒的礦物及化學識別特征,發現了大洋懸浮體中未報道過的3種過硫化鋅。
(4)完成了西南印度洋硫化物調查靶區的資源評價,為西南印度洋礦區申請提供技術支撐。
(5)發表論文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