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號是目前中國第一艘現代化的綜合性遠洋科學考察船,也是我國遠洋科學調查的主力船舶。
“大洋一號”,是一艘5600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從1995年至今,“大洋一號”先后執行了 我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專項的7個遠洋調查航次和大陸架勘查多個航次的調查任務。
“大洋一號”原名“地質學家彼得·安德羅波夫號”,曾是前蘇聯的一艘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84年在前蘇聯基輔造船廠建成。1994年,為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調查的需要,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從俄羅斯遠東海洋地質調查局購買并經初步改裝后,命名為“大洋一號”。十多年來,“大洋一號”還開展了積極的對外學術交流活動,許多國家科學家曾在船上工作,在一些港口停靠時還舉行過公眾日活動。
走進“大洋一號”,猶如進入了一座迷宮。多波束和淺剖實驗室、重力和ADCP實驗室、磁力實驗室、地震實驗室、綜合電子實驗室、地質實驗室、生物基因實驗室、深拖和超短基線實驗室……船上共有10多個實驗室,分布在三、四層船艙。
“大洋一號”配備的自主研發設備:現代化船舶網絡系統,6000米深拖光學系統,4000米測深側掃聲學深拖系統,3000米淺地層巖芯鉆機,3000米電視抓斗,3000米海底攝像連續觀測系統,船載深海嗜壓微生物連續培養系統以及多種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取樣設備如多管、箱式、拖網等。
大洋號上配備了很多先進設備,這次雖然是海底勘探,但一個人也不用下水,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這次科考可以勘探的最深區域達5000多米。
船上裝有衛星通訊無線上網設備,上網已經沒有問題,船上還配有多種體育娛樂設施。
深海可視采樣系統可以實時將海底微地形地貌圖像傳到科學考察船上,猶如有了千里眼,可以在海底“走馬觀花”,并可根據需要隨時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礦物樣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樣。 深海淺層巖芯取樣鉆機不僅可以對海底一覽無遺,還可以在深海底比較堅硬的巖石上鉆取巖芯,巖芯直徑60毫米,巖芯長度可達500毫米,同時具有自動調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測深側掃聲吶具有“海洋順風耳”功能,可以監聽海洋中所有異常的聲音,并可利用聲波回聲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電子地圖。
“大洋一號”具備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聲等多學科的研究工作條件,可以承擔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質和構造、綜合海洋環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術裝備等方面的調查和試驗工作。
“大洋一號”還開展了積極的對外學術交流活動,許多國家科學家曾在船上工作,在一些港口停靠時還舉行過公眾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