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青島12月28日消息(記者劉華棟 王朝朋)我國“大洋一號”科考船歷時245天,在完成大洋26航次的科考任務后順利返航青島。
據介紹,本航次在西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尼日利亞幾內亞灣和西南印度洋五個重點調查海區開展了海底多金屬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深海環境和深海生物多樣性等多項調查。
在海盜猖獗的西北印度洋脊發現一處非活動海底熱液區,這在國際上屬首次。在北大西洋脊赤道北附近發現一處海底熱液活動區。同時,在南大西洋成功獲取1.2噸多金屬硫化物,創造了我國單次多金屬硫化物獲取紀錄。在調查區獲取了3處新熱液異常和地質異常。首次實現了我國在南大西洋對海底熱液噴口區的生物環境調查。
我國自主研制的資源綜合探測系統得到了充分驗證,獲得了寶貴的礦藏資料。成功開展了被譽為“中尼兩國海洋科技合作的開創性之旅”的中尼首次聯合調查航次,這是首次在非洲國家專屬經濟區開展的以我國為主的國際合作調查,填補了尼日利亞在此區域的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空白。
本航次是在中國大洋協會領導下組織開展的,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負責航次組織實施、負責船舶保障。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等國內外35家單位、186人參加了航次工作。
據悉,“大洋一號”科考船將于2013年進行全面的維護、保養和更新,計劃2013年底前執行新的大洋科學考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