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海洋報評出2013年十大海洋新聞,具體如下:
一、海洋事業海洋經濟十二五規劃出臺
1月,《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出臺,對“十二五”時期海洋事業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確定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當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015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10%。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提速的集結號全面吹響。
二、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
5月15日,北極理事會部長會議在瑞典基律納召開。會議宣布,接受中國等6個國家成為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自2006年提出申請,中國實現了從特別觀察員國成為正式觀察員國的轉變。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有利于促進我國與北冰洋周邊國家及相關國際組織間的合作。
三、我國獲西太平洋富鈷結殼礦區勘探權
7月19日,中國富鈷結殼礦區申請獲國際海底管理局核準,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成功獲得該礦區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采權。我國成為世界上對3種主要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均擁有專屬勘探礦區的國家。
四、重新組建的國家海洋局掛牌
7月22日,重新組建的國家海洋局掛牌,中國海警局同時掛牌。當日,國家海洋局首次以“中國海警”名義赴釣魚島、黃巖島巡航執法。
五、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海洋強國進行集體學習
7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海洋強國研究進行第8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潛龍一號”成功下潛5080米
10月6日,在東太平洋5000多米深的水下工作近10個小時后,我國自主研制的6000米水下無人無纜潛水器“潛龍一號”連續完成3次下潛,下潛深度達5080米,成功邁出試驗性應用的第一步,創下我國自主研制水下無人無纜潛水器深海作業的新紀錄?。
七、我國開建第4個南極考察站
11月7日,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起程奔赴南極,建設我國第4個南極考察站——中國南極泰山站。該站可作為昆侖站的中繼站,為昆侖站的科學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撐,并服務于格羅夫山地區科學考察。
八、“遼寧”艦首次赴南海海試
11月26日, 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從青島某軍港起航首次赴南海,并將在附近海域開展試驗和訓練。該艦已累計完成100余項試驗和訓練課目。
?????
九、中國10個海底地名提案獲得通過
今年,中國10個海底地名提案獲得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通過,至此我國共有29個海底地名提案獲得通過,體現了我國對海底地名國際合作事務的積極參與和貢獻,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增長及國家對海洋事業的重視。
十、我國將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12月10日~13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