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號”圓滿完成地調局航次科考任務,共獲得深海沉積物柱狀樣品30個,完成3個站位CTD測量和1408公里測線作業
(首席記者 李響) 當地時間6月25日16:30,隨著中太平洋作業區最后一個站位成功獲得7.92米長深海沉積物樣品,“海洋六號”圓滿完成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資源調查航次科考任務。在不到17天的作業時間里,共獲得深海沉積物柱狀樣品30個,完成3個站位CTD(溫鹽深測量儀)測量和1408公里測線作業。
據首席科學家何高文介紹,這是我國首次在這一地區如此系統地進行深海沉積物樣品取樣工作,將為今后的資源調查和評價奠定堅實基礎。
本航次任務設計十分飽滿,而且作業難度大。在35天任務時間里,不僅要進行沉積物取樣,還要進行CTD測量、多波束等測線作業,而且作業平均水深達到了6000米,作業區跨度達到3000多公里。全體人員在臨時黨委和首席科學家領導下密切配合,不斷解決出現的問題,在實踐中創新作業方法,不僅按時完成任務,還多次打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大洋調查航次歷史上的樣品長度紀錄。
“海洋六號”是5月28日從廣州出發,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資源調查航次任務的,計劃共40天,將于7月2日停靠美國關島,補給物資,進行人員輪換,隨后開展大洋第32航次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