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小雨中,備航完畢的“大洋一號”緩緩駛離路易港,中國大洋34航次科考第三航段正式起航。
“大洋一號”向南航行近4天后,將到達位于馬達加斯加以南的西南印度洋作業區,繼續開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根據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我國將在西南印度洋1萬平方公里的海區,利用海底綜合異常探測系統、電視抓斗等自主創新的高科技裝備對海底進行勘探。1萬平方公里的海區相當于4個毛里求斯島那么大,不到1/3個海南島那么大 。
中國大洋34航次首席科學家陶春輝介紹,第三航段將在調查程度低的區塊開展綜合異常拖曳探測調查,圈出礦化異常區;在兩個已知礦化區及礦化異常區開展加密調查,圈出礦化區;在其他典型礦化區開展中深鉆取樣,以得到上述重點區域硫化物礦體淺表空間分布認識。
此外,“大洋一號”第三航段將與載有蛟龍號深潛器的“向陽紅9號”再度相遇。“大洋一號”第二航段過程中,曾與蛟龍號在同一海區開展作業,并近距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