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8日上午,隨著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第一次近海底磁力與自然電位法作業完成,一包來自青島市的山茶花種子完成了近12小時的深海底之旅。
上午8時,攜帶種子的拖體順利回收,科考隊員檢查發現,種子承受住了2000米深海底壓力,安然無損。據“大洋一號”船政委陳廣喜介紹,此次試驗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山茶花種子在海底特異條件下是否會發生變異。種子被逐步分批次隨著作業拖體下潛至深海,以觀測不同變化。
據悉,與太空種子經歷真空失重不同,深海種子在海底要經受巨大的高壓。據測算,2000米深海意味著將承受200個大氣壓壓力,而人類日常生活環境為1個大氣壓壓力。
本航段第一次近海底磁力與自然電位法作業從3月7日21時開始,拖體下潛至2000米深,測線長度23公里,歷時近12小時。航段磁力組負責人吳濤介紹說,拖體攜載有磁力探頭,以檢測海底磁力情況,如遇金屬礦產,將探測到磁力異常。而自然電位法是通過探測海水電位差判斷海底是否存在礦體異常。
“我國自主研發的超短基線系統可隨時對拖體位置進行精確定位。”本航段首席科學家助理李鋒說,拖體上還攜帶了化學傳感器,纜繩上加掛了濁度異常探測器,通過了解近底海水pH值、氧化還原電位、濁度、硫化氫濃度等,判斷是否存在熱液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