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3日,中印度洋海域晴空萬里、風和日麗,中國大洋第34航次第五航段收官之戰正式打響。上午8時52分,科考隊員將重力柱取樣器吊放入水。11時32分,重力柱取樣器在5000多米的海底順利著底。14時38分,重力取樣器被成功回收至“大洋一號”船后甲板上,標志著第五航段各項科考任務全部完成。14時53分,“大洋一號”船緩緩駛離中印度洋海域,踏上回國之路。
航段首席科學家石學法介紹說,科考隊自5月4日從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起航以來,按計劃全面開展了沉積物重力取樣和箱式取樣、CTD(溫鹽深儀)探測和垂直生物拖網等科考作業,經受住了設備故障和多次惡劣海況等不利因素的考驗,圓滿完成了航段各項科考任務,并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據悉,在第五航段作業期間,科考隊先后完成了37個站位,共計47次取樣作業任務。利用重力柱取樣器作業36次,獲取沉積物樣品17管,以及大量巖石和表層沉積等其他類型的樣品。利用箱式取樣器作業5次,采集表層沉積物樣品約148公斤。利用CTD進行懸浮體調查作業5次。截至6月3日,科考隊還利用船載淺剖完成淺底層剖面調查8061公里,多波束測線調查8907公里。
石學法表示,科考隊所獲取的大量沉積物和海水樣品,對下一步研究中印度洋海盆區域環境狀況和生物多樣性特征,深入開展古海洋學和古氣候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洋一號”船船長曹業政介紹說,“大洋一號”船返程途中將經印度尼西亞巽他海峽、進南中國海、過臺灣海峽、一路北上,預計6月下旬返回青島。(特派記者 蘭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