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攝像拍攝到的長尾鱈科魚
深海攝像拍攝到的深海芒蝦科蝦
你能想象在水下近6000米的地方會有什么?7月25到26日,海洋六號36航次連續兩天在太平洋上進行的深水攝像作業對此現場揭秘。
隨著深水攝像儀器往水中一米一米地探底,海面所見的藍色越來越深,直到全黑。
深海攝像系統上的兩盞燈打開,鏡頭代表著人的眼睛,沿著大洋底部往前推進。沒有森林和植物,也沒有四處浮游的生物,海底沉積物以膠泥狀沉積在死寂的海里,讓人感覺到如戈壁沙漠的荒蕪和貧瘠。偶然,儀器會觸碰到凸起的地塊,頓時掀起的灰煙升騰而后回落。
對于人類,在海里和在星空一定會感覺同樣的孤寂。在接近零度的黑暗中, 承受幾千米的高壓,我們不能想象陸地上的任何生物能夠在這里生存。但確實有東西存在于這荒涼的世界,比如膠狀的片狀海底沉積物、蛇形彎曲的生物排泄物、一飄而過白色的魚和闖進鏡頭紅色的蝦。
連接深海攝像儀器的纜繩靜靜掛在海洋六號船搭載的絞車上。船以最慢的速度行進,船艙可視化工作室,十幾雙眼睛緊緊盯住與深海攝像儀器和甲板纜繩連接的顯示屏。調查人員兩人一組,兩組每半小時輪班,一人緊握絞車操控桿,將攝像儀器與海底的距離控制在5米以內,一人實時記錄鏡頭捕獲的海底現象以及當時的時間、水深和經緯度。
24小時過去,深海攝像實施測量距離50公里。作業完成時,眼睛累得發疼的科學家們面露喜悅,說對結果很滿意。(國土資源報特派記者 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