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下午,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劉峰來到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為參加多金屬硫化物合同義務培訓的4名外籍學員進行了專題講座,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的活動以及7000米載人潛器“蛟龍”號下潛取得的成果。講座期間,劉峰秘書長就講座內容與學員和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員進行了互動交流,對大家提出的相關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
?
根據2011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中國大洋協會作為合同承包者將履行為發展中國家培訓深海勘探開發人員的義務。先期開展的海上培訓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在“大洋一號”西南印度洋航次中執行完畢,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3名學員實施了為期40多天的海上培訓。目前正在開展的陸上培訓項目分為獎學金培訓和工程技術培訓兩類,由國際海底管理局遴選的4名學員來自古巴、墨西哥、格魯吉亞和孟加拉,分別參加兩個項目的培訓。
海洋二所受中國大洋協會委托負責培訓項目的組織實施,按照培訓計劃,學員們還要在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接受相關課程的培訓,目前格魯吉亞和孟加拉兩名學員參加的工程技術培訓項目已接近尾聲,古巴、墨西哥學員參加的獎學金培訓項目將持續到2015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