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16年2月26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以下簡稱《深海法》),《深海法》自201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深海海底區域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國積極參與深海海底資源的和平利用活動。《深海法》的出臺對規范和促進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和資源調查活動,推動中國深海科學技術研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維護人類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從事深海大洋事業20多年來,先后組織開展了40多個航次的深海大洋調查,航程超過100萬海里,航跡覆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我國成功申請獲得了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多金屬硫化物這三類主要深海資源的四個礦區;構建了由“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海龍號”無人纜控深潛器和“潛龍號”無人無纜深潛器為代表的深海調查技術裝備體系;獲批了56個具有中華文化特征的海底地理實體的命名提案,中華文明遍布三大洋;積極履行勘探合同,承擔國際義務,參與國際海域的規則制定,提高國際影響力。
多年來的深海大洋調查研究累計了豐富的數據資料,既是以往工作的成果,也是未來大洋工作的基礎。為加強對大洋資料的管理,保證大洋資料的安全,充分發揮大洋資料在國際海域研究開發活動中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2011年,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以下簡稱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組建大洋資料中心,由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授權、依托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具體承擔大洋資料的匯集、管理和服務。
大洋資料中心的長期業務目標是通過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和運行機制,建設大洋資料管理與共享服務平臺,實現大洋資料管理與服務工作長期穩定的業務化運行,充分有效地整合利用國內外各方面的數據資源,為我國大洋工作提供資料及信息支撐。根據中心的業務目標,賦予其主要職責是:在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領導下,根據中國大洋事業發展對大洋資料的需求,承擔大洋信息化建設,負責大洋信息資源管理,提供大洋信息資源共享,為大洋業務管理決策、大洋研究開發等提供資料與信息服務。“十二五”期間大洋資料中心的主要業務目標是:形成較完善的資料匯交、管理、使用等制度與流程,保證大洋資料管理及大洋資料中心業務的正常運行需要;初步建成大洋資料管理與共享服務平臺,實現大洋資料管理的科學化及資料服務的網絡化;基本完成大洋歷史調查資料與成果的匯集管理和數字化,全面完成“十二五”調查資料與成果的匯集和管理;邊建設,邊服務,完成大洋資料中心網站建設,實行資料信息網上發布。
圍繞大洋資料中心長期目標與“十二五”期間具體目標,經過幾年的建設與運行,大洋資料中心在制度和規范建設、資源和能力建設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制度與規范建設方面,初步形成了大洋資料中心的制度規范體系,編制了《大洋資料中心章程》、《大洋資料中心建設方案》,規劃了大洋資料中心的總體建設方案與發展方向;編制了《大洋資料中心內部運行機制》、《大洋資料中心日常管理規定》,規范了大洋資料中心的日常業務運行;在現有工作基礎上,編制或完善了《大洋資料管理規定》、《大洋航次調查和研究成果資料整編匯交要求》、《大洋資料分級分類標準》、《大洋資料體系標準》、《大洋數據庫標準》、《大洋資料標準處理標準流程》等一系列技術標準,規范了大洋資料接收、處理、管理和服務等重要環節。開展了多次大洋航次調查航前資料管理培訓,進行大洋資料管理規定與技術標準的宣貫;建立大洋資料的標準業務流程,開展大洋資料與成果的收集、整理、處理與備份。在資源與能力建設方面,目前累計了TB級別的原始數據,數據內容涉及水文、氣象、化學、地質、地球物理等20多個類別;運行維護大洋數據庫系統、大洋元數據系統,開展大洋數據庫數據內容更新,并制作在線發布專題數據,為大洋領域的航次設計、研究課題、資源評價與礦區申請等相關工作提供基礎數據與技術支持。
近幾年大洋資料中心的業務雖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此次《深海法》中明確規定:“從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調查活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有關資料副本、實物樣本或者目錄匯交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負責接受匯交的部門應當對匯交的資料和實物樣本進行登記、保管,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提供利用。承包者從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活動取得的有關資料、實物樣本等的匯交,適用前款規定。”首次將大洋資料匯交管理提高到法律層面,將極大地促進大洋資料的匯交、管理與服務。
《深海法》的出臺,給大洋資料中心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大洋資料管理工作應順應形勢,從國家層面出發,做好規劃,提出新的建設目標。首先,在大洋管理的頂層設計中加強資料數據的管理,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相關的辦法,為下一步的資料集中管理打下基礎。其次,提升管理辦法的層面和要求,加強信息、資料、數據的集中管理,強調基礎資料強制性集中。同時,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秉承良好的傳承基礎,在信息情報體系建設上加強世界大洋的公開和非公開資料的收集,加強數據加工和處理能力,以豐富服務內容。大洋資料管理將從過去的單一、分散數據庫的管理模式向標準化、層次化、系統化、業務化管理模式發展。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韓春花)
(大洋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