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正在執行2016年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第37航次)任務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雅浦海溝西側溝壁開展了本航段第11次下潛(總第111潛次)。最大下潛深度6796米,為蛟龍號自2013年開展試驗性應用以來最深的一次下潛。
當天蛟龍號共搭載3人,分別為潛航員唐嘉陵、潛航員學員陳云賽和國家深?;毓芾碇行恼{查部副主任楊耀民。“向陽紅09”船船時7時18分(北京時間6時18分),蛟龍號布放入水;17時49分回收至甲板。水中時間10小時31分鐘,海底作業時間3小時11分鐘。
本次下潛蛟龍號開展了約3公里的近底航行觀察,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照片資料;獲取短柱狀沉積物插管6管、櫛水母1只、大型底棲生物石鱉2只,近底水樣16升;獲取了近底多參數環境參數;開展了潛航員學員海上實艇主駕駛培訓。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胡震告訴中國海洋報記者,通過本次下潛,檢驗了潛水器各項設備在大壓力下的工作狀況以及耐壓特性。蛟龍號經過一年多的維護保養,目前技術狀態非常良好。同時,此次下潛對下一階段合理科學安排下潛作業任務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楊耀民表示,本次下潛發現,下潛地點沉積物較薄,呈固結狀,表層呈灰白色,疑似火山灰沉積,反映了雅浦海溝海區可能存在火山活動。(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