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7日(北京時間3月27日),執行中國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任務的“向陽紅10”船圓滿結束科考任務抵達毛里求斯路易港。在這里,科考隊員們正進行第三航段和第四航段任務的交接。“向陽紅10” 船也進行物資補給。隨后,將繼續在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執行第四航段任務。
大洋43航次的第三航段主要任務是履行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于2011年簽訂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任務。據了解,第三航段科考共在4個區塊群內開展綜合異常拖曳探測和地質取樣工作,基本查清2個區塊群;發現2個熱液異常區,為后續調查提供靶區;同時完成位于玉皇礦化區正上方的一條瞬變電磁測線探測,獲取了初步電阻率剖面;此外,科考人員還獲得了工作區一批地質、地球物理、水文、水化學、浮游動植物、大型生物和微生物等數據和樣品。
航段首席鄧顯明介紹說:“第三航段取得的調查成果,為深入了解西南印度洋合同區玉皇礦化異常情況,完成合同區的初步探勘工作提供了相關數據和樣品支撐。”
記者獲悉,執行中國大洋科考第43航次任務的“向陽紅10”船于2016年11月22日從浙江舟山起航。本航次計劃航行時間為220天,分5個航段執行,前4個航段計劃170天,主要工作區域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主要任務是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區開展礦化異常區調查;第5航段計劃50天,主要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開展以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為主的科學考察。此次考察總航程預計為2萬海里,計劃于2017年6月29日完成調查任務返回浙江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