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中國大洋第49航次科考任務的“向陽紅10”號船,于當地時間2月9日5時許到達作業區,開始執行第二航段任務。記者從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了解到,49航次第二航段首個站位位于“玉皇”熱液點東側,進行了兩次CTD(海水溫度鹽度儀)設備投放。
CTD是一種測量海水溫度、鹽度及深度的儀器,可以測定海洋不同水層、深度的海水水溫、鹽度等參數,并采集不同深度的水體樣品,用以研究海水物理化學性質、水層結構和水團運動狀況。本次作業期間,還在CTD上加掛了氧化還原電位和水體濁度探測傳感器。
首席助理科學家呂士輝介紹,此行的重要科考任務之一便是尋找熱液噴口以及相關的硫化物礦床。這兩次CTD投放,均在水深1300m處探測到海水溫度和Eh電位異常,在靠近熱液流體噴發的地方尤為顯著。本次異常的發現,為合同區熱液活動探測提供了直接的證據。
此類大尺度的物理、化學異常可能與熱液流體釋放有關,熱液流體在上升中會形成熱液羽狀流,而熱液流體的釋放,是熱液活動的直接標志之一。(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