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動態>>國內新聞動態>>

“蛟龍”探海:深海大洋的世界超乎你想象

發布日期:2018-05-18 17:02:34

5月的青島鰲山灣畔,滿目蒼翠,碧波蕩漾。

這里10年前只是一個普通的近海漁場,如今已建成我國首個國家深海基地。

國家深海基地不僅在國內史無前例,而且是繼俄羅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對于維護國家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權益具有長遠戰略意義。“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即安家于此。

高超技能鑄就探海重器,可進入全球99.8%的海洋區域

紅色頂蓋、白色艙體,厚厚的外殼、堅固的支架,魚一樣的線條……走進國家深海基地,“蛟龍”的颯爽身姿即映入眼簾。

國家深海基地里的“蛟龍”號1:1高仿真模型(視覺中國)

“蛟龍”號潛水器長、寬、高分別是8.2米、3.0米與3.4米,重約22噸。“多方面技術突破和創新鑄就了我國的‘蛟龍’。”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向我們介紹。

潛得深 大深度作業

要潛入深海,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巨大的海水壓力。深度每增加10米,壓力就增加一個大氣壓。“蛟龍”號要下潛到7000米,海水產生的壓力為700個大氣壓。“這是一個什么概念,也就是說‘蛟龍’需要承受的壓力,相當于14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蛟龍”號創建了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安全性設計技術體系,在國際上首次成功解決了超高水壓下大直徑大開口鈦合金載人艙和系統設備的安全可靠性挑戰,確保具備大深度作業能力。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著名導演卡梅隆曾使用“深海挑戰者”號深潛器,下潛深度達10898米。那么這個記錄和“蛟龍”號創造的7062米深潛記錄有沒有可比性呢?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介紹“蛟龍”號主要技術優勢(李成 攝)

采訪中,專家解答說,“深海挑戰者”僅僅是探險型深潛器,僅供一人乘坐,并不具備深海作業能力。而“蛟龍”號則是作業型深潛器,可搭載3人,具備深海科考能力。

定位準 精準懸停作業

“蛟龍”號擁有高精度定點懸停作業能力。一旦在海底發現目標,“蛟龍”號不用像大部分國外深潛器那樣坐底(指潛航器完全降落至海床上),駕駛員只要行駛到相應位置,與目標保持固定的距離,然后停下,再用機械手進行操作;而且“蛟龍”號可以穩穩“定住”,避免海底洋流等導致自身搖擺不定和機械手運動而帶動潛水器晃動等情況的干擾。

“蛟龍”號機械臂在海底獲取巖石樣品(新華社)

傳輸穩 高超的水聲通信技術

潛水器一般都配備有母船,為潛水器作業提供支持和維護。載人潛水器能否與水面上的母船及時取得聯系,關系到潛水器和下潛人員安全,水聲通信能力是成功下潛的關鍵因素,“蛟龍”號擁有先進的水聲通信能力。

“‘蛟龍’號研制了國際首例可傳輸圖像、數據、文字和語音等信息的潛水器水聲通信系統,在115分貝惡劣背景噪聲條件下實現了最遠8.6千米、最大數據率10千比特/秒的穩定通信,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丁忠軍說。

此外,“蛟龍”號還配備并搭載了時間序列熱液保真取樣器、多級原位海水微生物采集系統、多參數測量傳感器、巖芯取樣器等系列化作業工具,支撐了其對巨型生物、微生物、巖石、水體、沉積物、熱液流體等高保真樣品的采集,實現了溫度、鹽度、濁度、溶解氧等參數的原位測量。

……

2009年-2012年,“蛟龍”號開展了為期4年的海試,成功通過了各項性能指標的驗收。

“蛟龍”號和其母船“向陽紅09號”科考船

“7000米級海試成功,意味著中國已經能夠深潛到世界上99.8%的海洋區域了,這是我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重大進步,我國一躍進入世界載人深潛第一梯隊,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后第5個掌握60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軍說。

 5年試驗性運用橫跨7大海區,實現了100余次100%安全下潛

“‘蛟龍’號從誕生到使用,可劃分成海上試驗、試驗性應用和業務化運行3個階段。”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鄔長斌向我們介紹。

如果說海試階段是為了檢驗它能否下潛到設計深度,驗證其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到設計要求。2013年-2017年,5年試驗性應用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化的業務支撐隊伍,建立全國開放共享機制,提高它的作業效率和能力。

自2013年試驗性應用以來,“蛟龍”號先后在中國南海、東太平洋海盆區、西太平洋海溝區、西太平洋海山區、西南印度洋脊、西北印度洋脊等七大海區開展了下潛作業,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軍(右)介紹“蛟龍”號試驗性應用情況(李成 攝)

——2013年,中國大洋31航次,“蛟龍”號在南海冷泉區和海山區、東太平洋海盆和西太平洋海山區完成22次下潛作業。

——2014-2015年,中國大洋35航次,“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山區、西南印度洋脊完成26次下潛作業。其中,第100次下潛是2015年2月3日在西南印度洋完成。

——2016年,中國大洋37航次,“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山區、西太平洋海溝區完成21次下潛作業。

——2017年,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第二、第三航段,“蛟龍”號分別在西北印度洋脊、南海和西太平洋進行11次、9次和10次下潛。

2017年6月23日,“蛟龍”號順利抵達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至此,中國大洋第38航次圓滿完成,標志著“蛟龍”號五年試驗性應用階段圓滿結束,即將步入業務化運行階段。

于洪軍向我們介紹,從開展海試到試驗性應用結束,“蛟龍”號共成功下潛158次(其中,試驗性應用階段95次),總計歷時557天,總航程超過8.6萬海里,實現100%安全下潛,取得了豐碩的深海科考成果。它在多個海域的海山區、冷泉區、熱液區、洋中脊探索多個海底“礦區”,取回了大量深海生物樣品、富鈷結殼樣品、多金屬結核樣品等,對海山、熱液、海溝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有了初步探查。

“蛟龍”號探測到的海底多金屬礦藏和深海生物(視覺中國)

2018年1月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項目在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從今年開始,‘蛟龍’號將進行技術升級,之后將同它的新母船一同步入業務化運行,和我國深海其他高新技術裝備協同作業,執行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環球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術部副主任楊磊說。

更重大的使命有待蛟龍去實現,更廣闊的海洋有待蛟龍去探索。相信不久的將來,蛟龍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從“蛟龍”到“龍”家族,中國深海裝備迎來譜系化大發展時代

國家深海基地不僅是“蛟龍”的家,也是“潛龍”“海龍”等眾多深潛器的家。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水覆蓋,深海大洋遼闊而富饒,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科學奧秘,亟待人類去探索,這離不開眾多深海裝備。

“蛟龍”號的研制與應用,極大提振了我國自主研發深海重大裝備的信心和決心,帶動建成了“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潛龍號”無人遙控潛水器等裝備體系。中國重大深海技術裝備走向譜系化,可謂“龍丁興旺”。

專家跟我們說,深潛器通常分為載人潛水器(HOV)、無人有纜潛水器(ROV)和無人無纜潛水器(AUV),“蛟龍”號、“海龍三號”和“潛龍三號”分別是3類潛水器的代表。

“海龍三號”無人纜控潛水器

“海龍”是無人纜控潛水器,通過一根線纜與母船相連接,由操作手在支持母船遙控,根據潛水器線纜傳來的海底影像遠程控制潛水器運動與機械手操作,其突出優勢是水下工作時間長,主要用于深海熱液硫化物、生物與環境等深海勘探與科學調查。該系列最先進的“海龍三號”,最大作業水深6000米。

“潛龍三號”無人遙控潛水器

“潛龍三號”是無人無纜潛水器,是一款“高智商”深潛器。只要出發前將事先規劃好的作業深度、路徑及內容等命令,輸入其大腦——控制計算機,“潛龍三號”就能發揮其聰明才智,實現智能避障,開展勘查工作。

因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而名聲大噪的“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則是中國繼“蛟龍”號之后的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化率達到95%,實現我國深海裝備由集成創新向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跨越。

鄔長斌說,在原有“三龍探海”基礎上,下一步我國將繼續構建“七龍探海”立體深海探測網絡,即增加深海鉆探的“深龍”號、深海開發的“鯤龍”號、海洋數據云計算的“云龍”號以及作為立體深海科考支撐平臺的“龍宮”,持續、充分勘探海洋特別是深海。

未來,更多的中國“龍”將潛入大海。據介紹,中國萬米級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的研制正在有條不紊進行,預計2020年完成研制,屆時會創造新的“中國深度”。我國深海探測研究活動正從“跟跑”向“領跑”跨越式發展,“下五洋捉鱉”的夢想正一步步成真。

凝心聚力、奮斗不止,朝著深海研究的更高目標進發

十年熱血,一朝夢成。

“蛟龍”號的設計以中船重工702所、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中科院聲學所作為核心單位,聯合國內百余家科研、生產部門和高校,經過長達10年研制和試驗,才取得項目的成功。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今年已是82歲高齡。2001年底,得知7000米深海潛水器將要立項時,已經退休近6年的徐芑南身患心臟病、高血壓、偏頭痛,一只眼睛已僅存光感,但他克服困難,毅然投身項目。在他的帶領下,“蛟龍”號團隊十年磨一劍,實現了中國大深度載人潛器“從無到有”,從淺藍邁向深藍,書寫了中國載人深潛的輝煌篇章。

在“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看來,“奮斗是科研人員的本分”。胡震原先是“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蛟龍”號完成研制后,又投身于“深海勇士”號,開展技術攻關。

比如,最關鍵的載人球殼,是個內徑2.1米的鈦合金球,分兩個半球沖壓,幅寬大于3米、厚達90毫米,試樣竟多達幾千次!從立項到成品,花了整整6年。“寧可慢點,也要把牢技術”,胡震自豪地說,“現在我們這項技術絕對國際領先。”

潛航員隊伍也是深海探測事業的重要一環,堪稱“第一執行者”。在國家深海基地我們見到了兩個“80后”傅文韜、唐嘉陵,他們是我國首批自主選拔、培養的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兩人直接參加深潛均超過70次。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首批潛航員唐嘉陵(左)、傅文韜(右)(視覺中國)

“深海的世界超乎你想象,充滿了未知。潛航員必須非常謹慎和細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處理突發狀況,及時規避可能出現的危險。”唐嘉陵講述了他當年的“驚魂一刻”:有一次在深海熱液區作業時,潛水器停在了一個“假死”的熱液噴口旁,不曾想到這里還會噴出熱液,將潛水器的浮力塊都燒黑了。如果不是及時發現,后果不堪設想。

吃一塹,長一智。潛航員們在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修訂完善《潛水器水下作業規程》《潛水器海上試驗安全保障》等規章制度,確保了深海作業安全。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傅文韜介紹“蛟龍”號操作情況(李成 攝)

除了過硬的身體素質、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嫻熟的操作技術外,潛航員身上更彰顯著堅定的政治擔當、濃濃的家國情懷。“國家需要是第一需要,我們每一次下潛都必須對國家負責,對蛟龍號潛水器負責,對一同下潛的科研人員安全負責。每次下潛前,即使有再大的危險和挑戰,我們肩上的使命和責任也會提醒自己,決不能退縮、不能止步不前。”傅文韜說。

目前,我們國家深潛隊伍不斷成長,初步建立了一支職業化的潛航員和技術保障人員,為“蛟龍探海”等國家重大海洋工程的實施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深海奧秘無窮,探索未有止境。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海洋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加快”兩字為建設海洋強國再一次吹響了號角,我們必須大力提高海洋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開拓海洋強國建設新局面。

“深海是玩高科技的地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于洪軍說,響應總書記的號召,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奮斗,攻堅核心技術,發揮好國家深海基地的重要作用,把蛟龍等大國重器管理好、維護好、使用好,為發展我們國家深海科技事業作更大貢獻。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10270號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人视频jizz页码69|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青娱乐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网址入口2020国产| 三级三级三级全黄| 杨幂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冬月枫在线观看|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妖精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五福影院最新地址| 窝窝午夜看片七次郎青草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狂野黑人性猛交xxxxxx|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爽|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8|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yy6080理论影院旧里番|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厨房切底征服岳|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一级做a爰片欧美一区|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秋霞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 你懂的手机在线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资源站| 91麻豆爱豆果冻天美星空|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二十四小时日本高清在线www| 毛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啊~嗯~轻点~啊~用力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