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向陽紅10”船起航(姚峰 攝)
來自自然資源部消息,2019年3月18日,“向陽紅10”船從舟山出發執行中國大洋54航次考察任務,赴太平洋海域開展資源環境調查。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占海代表部領導參加了起航儀式。
本航次經自然資源部批準,由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負責總體實施,是統籌落實自然資源部2019年太平洋方向深海資源環境調查任務的重要航次,具有空間跨度大、時間長、任務類型多樣等特點。航次任務主要包括履行中國大洋協會和中國五礦集團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開展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調查。
本航次計劃分為5個航段執行,至11月下旬結束,總時間達255天,總航程約22000海里。計劃停靠密克羅尼西亞波納佩和墨西哥阿卡普爾科補給和人員輪換。本航次的順利實施,將有力支撐我國履行勘探合同義務,提升我國在深海區域的科學認知。
中國大洋54航次背景材料
本航次A段任務主要是中國五礦集團多金屬結核合同區資源環境調查任務。2017年5月12日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獲得了東太平洋CC區7.3萬km2多金屬結核合同區專屬勘探權。本航次A段任務也是中國五礦集團履行勘探合同的第三個航次。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主要通過海底攝像、地質取樣、生物拖網等手段開展調查工作進一步了解合同區內資源和環境特征。
本航次B段任務主要是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合同區資源環境調查任務。2001年,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獲得了東太平洋CC區7.5萬km2多金屬結核合同區。2017年,經與國際海底管理局協商,將此合同延期5年至2021年。本航次B段任務將在以往工作基礎上,著眼于對接國際海底管理局擬議的開采規章相關要求,進一步開展資源環境調查。
本航次C段任務主要在太平洋相關區域開展深海環境調查,主要服務于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提升我國深海環境認知水平。
本航次科考隊員以混合編隊的形式組成,主要來自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浙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等25家單位,并有4位由國際海底管理局遴選的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培訓人員(共4人),合計共195人參加本航次調查(包括后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