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2日,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京召開。協會常務理事、常務理事代表以及協會辦公室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王飛主持會議,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占海出席并講話。
會議審議了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協會章程(修訂草案)、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選舉辦法(草案)、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選舉辦法(草案)、第七屆會員名單、第七屆理事候選人名單、第七屆常務理事候選人名單、協會會費繳納規定(草案)等將提交第七次會員大會表決的文件材料。
會議認為,第六屆理事會以來協會各項業務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一是從單一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研究,發展到全世界擁有勘探礦區最多、資源種類最全的國家,5個具有專屬勘探權的礦區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二是以我國自主研制的“蛟龍號”為代表的深海高科技裝備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個別領域領跑的重大跨越,“蛟龍號”創造了載人深潛世界紀錄并投入業務化應用;三是國內深海大洋工作的基礎能力和隊伍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大洋號”、“深海一號”兩艘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船按期下水,已多次執行海上任務;四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配套法規日益完善;五是國際深海治理中主動設置議題的能力不斷增強、話語權日益提高,有力維護了我國深海權益,為勘探開發和保護“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做出中國貢獻。下一步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聚集行業力量,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社會、服務企事業單位,搭建信息平臺、行業交流平臺、產業發展合作平臺,聚集行業資源服務支持深海大洋事業重點任務,推動30年來深海科技成果和資源的利用和共享。
張占海總工對常務理事為協會發展所做的突出貢獻表示感謝。他指出在深海大洋現有工作基礎上,協會將進一步豐富完善全國性深海大洋行業社團功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為深海大洋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續寫新輝煌。
第七次會員大會將于年內在青島舉行,同期舉辦深海綠色采礦和環境保護學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