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1月11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及2023年自然資源工作重點任務,強調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自然資源工作“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的定位,堅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厲奮發、埋頭苦干,奮力推進自然資源事業改革發展。
為推動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精神落地落細落實,《中國自然資源報》開設“2023年怎么看怎么干”專欄,深刻論述自然資源工作新定位,系統闡釋2023年八項重點工作,以期全系統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再出發,在新征程“趕考”中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要求,深刻把握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強調嚴守資源安全底線,這是自然資源系統居安思危的深長考量和深遠謀劃。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同時又面臨極其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黨的二十大報告用專章部署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強調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自然資源工作涉及糧食、能源資源、經濟、深海極地、國土等重大安全,肩負重要使命。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完善自然資源領域國家安全體系的重任牢牢扛在肩上,以高水平資源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
當前自然資源領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糧食安全方面,滿足14多億人口需求,我國每年進口的農產品折算成耕地高達9億畝;國內每年的糧棉油糖菜播種面積需23億多畝,按復種指數倒推,18億畝耕地紅線是維護口糧絕對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給的底線,不能有任何閃失。能源礦產安全方面,我國石油、鐵、錳、銅、鋁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企,未來鋰、鈷、鎳等新能源和新材料礦產需求還將快速增長,國際礦業形勢深刻影響我國經濟安全。地理信息安全方面,傳統的測繪管理方式和手段難以適應高精度衛星定位、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的發展,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面臨挑戰。防災減災方面,受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影響,防災已從季節性工作轉變為全年性工作,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任務一刻也不能放松。
“不困在于早慮,不窮在于早豫。”全國自然資源系統必須把嚴守資源安全底線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前提,切實增強維護資源安全的能力,不斷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隨時準備應對更加復雜困難的局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我們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夯實糧食安全的根基。堅持良田糧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防止“非糧化”;全面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將18.65億畝耕地保護任務帶位置分解下達,實行嚴格考核、重大問題一票否決、終身追責;鞏固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全面落實“兩平衡一凍結”制度,確保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不再減少。
我們要提高礦產資源國內供給儲備保障能力,把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強基礎地質調查;全面啟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配合做好煤炭、鉀鹽、鐵礦保供;研究不同情景下礦產資源安全國內供給的底線,完善資源安全監測預警體系;推動實施礦產地戰略儲備工程;理順稅費金關系,調動社會資金投入勘查找礦的積極性。
我們要強化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為數字中國建設保駕護航。推進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產權、授權和安全治理等基礎制度創新建設,推廣安全可信的地理信息技術和設備。制定智能網聯汽車時空數據安全處理和傳感系統安全檢測方面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加強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安全管理。健全基礎測繪和重大測繪項目的數據安全保障措施。
我們要加強地質、海洋災害防治,全力筑牢人民安全防線。建立健全地災綜合防治體系,推行“隱患點+風險區”雙控模式;加強地面沉降監測網建設;持續推進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工程,構建海洋環境預報自主業務體系;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提升抵御海洋災害的能力;加強應急測繪力量和能力建設。
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夯實資源安全基礎,是自然資源工作的頭等大事、永恒課題,容不得承平日久、消極懈怠的心態。自然資源系統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準確把握新時代資源安全態勢,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牢牢把握防范化解自然資源領域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把困難、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細一些,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要堅持系統觀念,全局性謀劃、系統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解決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和實現高水平資源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
國之大者,安全為要。讓我們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不斷開創新時代資源安全新局面,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筑牢堅實基礎,讓中國號巍巍巨輪乘風破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