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根據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部署,自然資源部舉辦生態文明大講堂第三場講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應邀就天地互聯的智能遙感衛星發展情況作報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京班子成員參加學習,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許大純主持。
李德仁介紹了國內外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的發展現狀,以全球地表覆蓋監測、自然地理要素解譯、實景三維建模、生態系統碳源匯監測等前沿業務為例,分析了各類衛星在系統聯通、時空融合、服務暢通方面的問題。結合天地一體化對地觀測的目標和路線圖,以“珞珈”系列科學衛星為例,展望了萬物互聯時代下的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的空天信息實時智能服務系統,對其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災害應急和國防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提出了建議。
聆聽大講堂后,黨員干部們表示,自然資源系統履行“兩統一”核心職責,需要高新技術支撐,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部署,集聚全國優勢創新力量,強化“深空對地觀測”攻關引領,推動衛星遙感智能化邁上新臺階,為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做好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大講堂以視頻方式進行,部總規劃師,駐部紀檢監察組、部機關各司局全體干部和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處級以上干部參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