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0日,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第30屆會議第一期理事會期間,舉辦了“預商采——保護深海環境,推進資源開發”主題邊會。
來自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張丹副研究員、第二海洋研究所張東聲研究員分別對“預商采”法律制度、環境意義做了介紹,來自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田毓龍資源總監分享了我國陸地采礦成功實踐經驗(圖1)。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萊蒂西亞卡瓦略,中國常駐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陳道江大使、秘書處高級官員,以及出席國際海底管理局第30屆會議的會議代表共一百五十余人參加了邊會(圖2)。
“預商采”概念由中國政府于2024年9月份向海管局反饋《開發規章》草案總體意見時提出,試圖通過設置“預商采”階段,作為從勘探轉向商業開發的過渡,以獲得更加全面和真實的環境影響數據,形成更為可靠的科學認識,彌合“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二者之間的分歧,推動《開發規章》談判進程。
此次邊會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中國在積極推動國際海底管理局《開發規章》談判方面的具體措施,彌合分歧、凝聚共識,促進踐行“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原則”。與會各方反響熱烈,取得良好效果。
圖1中方代表在邊會現場發言
圖2參加主題邊會的各方代表